数控车床行业发展比较迅速,不过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包括:数控化水平较低、功能部件生产发展缓慢、产品结构水平偏低。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小方面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一、数控化水平较低。目前生产值数控化率不30%,消耗值数控化率还不到50%,而发达国家则在70%左右,上档次的数控车床配套部件只能靠进口。
二、功能部件生产发展缓慢。功能部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着数控车床整体的技术水平与性能,制约着主机的发展速度,其发展状况与数控车床市场竞争能力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功能部件企业发展十分滞后。
三、产品结构水平偏低。从行业总体上来看,产业规模虽然很大,但产品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国内市场需求与行业供给能力不适应,进口数控车床大量进入国内市场。
国内数控车床行业发展将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一个过程,相信在未来3-5年的时间里国内数控车床行业将有长足的进步。
机械、电子和信息技术三位一体
DMG MORI与 Schaeffler Technologies的合作项目“机床4.0”选用DMC 80 FD duoBLOCK 铣/车复合加工中心为样机,在机床的关键部件处加装了超过60多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记录加工期间的振动、受力及温度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在一个特殊处理系统中采集、处理及保存。
用户双倍收益。首先,借助CELOS 的“状况分析器”直观显示加工参数,因此能实时分析机床工作性能和状态。
其次,采集的数据送到多节点的云端系统中并用特殊算法评估不同机床及不同工厂的数据。特别是,可以用“行为模式”经验为基础的状态数据合理地预测潜在故障,例如主轴故障。
因此,所有这些功能特性构成一个智能预警系统,它能优化机床保养及维护间隔,避免机床意外停机及显着提高机床可用性。因而,机床4.0很好地说明了机械、电子及信息技术三位一体数据用法,为用户创造真正可见的附加值。
客户方的数据完全不保留。在云端只采集与用户达成协议的个别部件的状态信息。而这些数据的处理,特别是网络中通常有不同公司,确保数据安全尤为关键。正是这个原因使DMG MORI与用户密切合作进一步开发机床4.0。
高端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应用
1. 复合加工作为机械加工的发展方向之一,也是数控设备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在多种复合加工的领域上,车铣复合加工是目前发展完善的一个领域。在国内外的各种展会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机床厂家纷纷推出此类设备,作为高端设备的展示内容。
2. 车铣复合加工设备的价格往往比较昂贵,很多企业在做设备选型时,经常将此类设备当成专用机床来
看待,但是并没有赋予设备更多的使用范畴,往往是按照某个零件的工艺需求来制定设备采购计划,在选择设备类型前,首先考虑因设备折旧而造成的单件本钱增加是否在答应的范围之内,从而决定是否采购此类设备,很多的车铣复合加工设备都是在这种形势下被引进。之所以有此现象,原因是在于人们对于此类设备的应用不够了解,除了担心日常维护的本钱之外,对加工程序的编制也摸不着头绪,所以人们更愿意选择购买一台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和一台数控车。
3.此外,从理论上讲车铣复合加工可以有效地进步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并不能尽如人意,其中的主要因素在于加工程序的编制。这里我们从如何进步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扩展应用领域这两个角度来探索一下如何编制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加工程序。
姓名: | 温先生 ( 销售经理 ) |
手机: | 13929480028 |
业务 QQ: | 879153465 |
公司地址: |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长安振安东路775号2232室 |
电话: | 0769-82826580 |
传真: | 0769-82826580 |